罗汉果网--罗汉果交易市场旗下网站【提供最新的资讯、全面的罗汉果知识及罗汉果大宗采购服务】
客服热线:0773-****** ******

药用植物白鲜皮和罗汉果主要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本论文以药用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根皮及葫芦科(Cucurbitaceae)罗汉果属(Siraitia)植物 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C.Jeffrey的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现代提取、分离和纯化手段对其中主要成分进行研究,并对白鲜皮的抗炎效果以及罗汉果对急性损伤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1. 针对不同提取手段,在单因素实验考察的基础上,利用 SFE 技术对白鲜皮和罗汉果中的油脂类成分进行提取,根据响应面法优化后实验条件得出白鲜皮和罗汉果中油脂类成分实际产率平均值为 1.2942%和 4.296%,与预测值比较接近,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极高且能够准确反应萃取压力、时间和温度对白鲜皮和罗汉果油脂类化合物的影响。利用 FT-IR 技术和 GC-MS 技术对所提取的油脂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鲜皮和罗汉果油脂类成分色谱峰分别为 47 和 61 个,经查阅文献资料并将检测组分质谱图与 NIST05a.L 标准谱库进行比对并检索分析,分别鉴定出 20 种和 25 种组分。
2. 在提取方法和单因素实验考查的基础上,利用 ASE 技术分别以白鲜碱和罗汉果皂苷Ⅴ为目标成分,根据响应面法优化后实验条件得出白鲜碱和罗汉果皂苷Ⅴ平均检测结果为 14.16%和 10.02%,与预测值接近,说明回归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各影响因素对白鲜碱和罗汉果皂苷Ⅴ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 ASE 和UPLC-TQMS 联用技术分别对白鲜皮和罗汉果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两种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鉴定及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白鲜皮中 4 种主要化学成分鲜碱、梣酮、黄柏酮和柠檬苦素的含量分别为151.25mg/g、213.25mg/g、121.17mg/g和 687.5mg/g,罗汉果中 4 种主要皂苷类成分罗汉果皂苷Ⅴ、罗汉果皂苷Ⅳ、罗汉果皂苷Ⅲ和 11-O-罗汉果皂苷Ⅴ的含量分别为 121.25mg/g、42.25mg/g、49mg/g 和 623.5mg/g,实验结果表明罗汉果中皂苷类成分含量最高的为 11-O-罗汉果皂苷Ⅴ,其次为罗汉果皂苷Ⅴ,另外两种皂苷类成分含量相对较低。
3. 利用ASE与HSCCC 联用技术对白鲜皮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进行抗炎活性检测。根据 HSCCC 参数优化的结果,最终采用的分离参数为 HEX- EtOAc-MeOH-Wat er-BuOH (V:V:V:V:V,0.8:1:1:1:0.16)作为两相体系从白鲜皮中分离纯化出 4 种化合物,经 HPLC 标准品比对和 HPLC￾MS 鉴定和解析,最终确定为白鲜碱(纯度 98.6%)、梣酮(纯度 97.2%)、黄柏酮(纯度 99.0%)和柠檬苦素(纯度 98.4%)。同时采用炎症模型的 3 个阶段建立小鼠毛细血管渗透性模型、耳肿胀模型和肉芽增生模型对白鲜皮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白鲜皮醇提物和梣酮 3 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醇提物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P<0.05);白鲜皮醇提物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棉球所引起的肉芽肿,而梣酮单体在低剂量组时抑制效果差异显著(P<0.05);白鲜碱单体实验结果显示亦具有抗炎活性,但是抗炎效果不明显,且不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
4. 利用RP-HPLC技术分离纯化了罗汉果中主要皂苷类成分并采用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进行活性的检测,同时对其抗炎机制进行了探讨。RP-HPLC制备 2 种成分经标准品比对和 HPLC-MS 分析鉴定,确定为 11-O-罗汉果皂苷Ⅴ(92%)和罗汉果皂苷Ⅴ(90%)。通过脂多糖 LPS 诱导小鼠成功建立肺损伤模型后,观察罗汉果苷 V 对该模型小鼠肺损伤效果的影响;通过小鼠肺部 HE 染色变化、细胞因子水平、肺部干湿比、MPO 活性的变化,表明罗汉果皂苷Ⅴ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炎症有抑制作用且差异性显著,是通过 NF-kB 信号通路降低 iNOS、COX-2 表达量,提高 T-IkBa 的表达量实现的。

相关资料


热点新闻榜

热点问答